网站首页 文化馆 近距离 营养 国内专家 国外专家 国内科研 国外科研 国内观察 国际观察 专题 关注 书籍 产品
走近灰树花
关注我了解更多
走近灰树花
当前位置:灰树花 > 走近灰树花 > 浏览文章

灰树花栽培成功第一人

信息来源:方格药业 发布日期:2023年07月19日

摘要:灰树花在中国庆元的首培成功让吴老获得多方的夸赞。但吴老没有沾沾自喜,没有止步不前,在培育成功的那一天,他已经在思考,在寻找……那么,他是怎样将灰树花打造成墙内、墙外一样“香”的局面?他又是如何找到灰树花造福

灰树花在中国庆元的首培成功让吴老获得多方的夸赞。但吴老没有沾沾自喜,没有止步不前,在培育成功的那一天,他已经在思考,在寻找……
那么,他是怎样将灰树花打造成墙内、墙外一样“香”的局面?他又是如何找到灰树花造福一方水土的金钥匙……请您与我们一同继续走进吴老与他的“灰树花”世界。

吴老讲述他与灰树花的故事

一“菇”独放不是春  灰树“花”香溢庆元

上世纪80年代后期,浙江庆元县首创性地将灰树花培育成功,并准备在一些乡村进行小面积推广。消息一传开,很多菇农却说,灰树花没有销路,还是种香菇划算,靠得住。甚至还有菇农说风凉话:国外拿回来的东西,如果大面积种植,当心水土不服。

这时的吴老已是时任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所长,他没有气馁,一边派人到处寻找销售出路,一边将灰树花送到省里检测、检验,希望能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和提升灰树花品质,延伸灰树花的产业链。他相信:是金子总会发光!

1988年入秋的一个清晨,吴老办公室电话“叮铃铃”地响了起来。

“吴工吗?给我准备5吨灰树花鲜货!我要发往日本,他们点名要我们庆元的灰树花!合同我都签订了!”研究所里一个叫韩省华的人,兴高采烈地从银川给吴老打来长途电话(那时电话都是摇把子,一个长途电话是需要中转很多环节才能接通,话费也特别贵)。

原来,在全国北方五省一市食用菌会议上,韩省华碰上了大连进出口公司负责人,他们四处寻找灰树花出口日本用,结果不是数量不够,就是产品质量不行,要么别人压根就不知道灰树花是什么东西……幸亏韩省华参加会议时,带上了研究所里的灰树花样品,这真是“芝麻落在针眼里——巧极了”。
于是,韩省华与大连进出口公司签订了5吨灰树花鲜货的供应合同,便马不停蹄地打电话找吴老要灰树花。但是,由于在当时没有大面积铺开种植,别说5吨,500斤也没有。

吴老没有一口回绝韩省华,只说:“我先了解了解情况吧!”,经过几天调查,走访了一些菇农,在吴老苦口婆心地劝诱下,基于吴老的权威他们最终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答应种种看。

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。那一年,天不遂人愿,好端端的北方棉籽壳却因为南方山洪爆发,交通中断,等运到庆元,有的还发了霉……再等到了配好料到菇农手中,种植季节(霜降节气前)都快过去了。虽然最好的种植时机错过了,但大家还是紧赶慢赶地种了下去,可最后的收成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,连1吨鲜货都没有凑齐。一时之间,对于灰树花大面积种植推广的怀疑之声又死灰复燃。

作为和吴老多年共事的人,韩省华知道吴老的技术与实力。“吴工,您在中国是研究种植灰树花的第一人,我对您有信心,我们是好汉种田,再看来年嘛!失败不要紧,最要紧的是要敢去做!”韩省华还是那么信任地安慰着吴老。

吴老干劲依旧,再次去游说那些菇农,哪知菇农一听说还要种灰树花,就摇摇头、摆摆手说:“还是种香菇靠得住。”不管吴老如何好说歹说,也没人来接这个任务,吴老是剃头担子一头热,这一下,害得吴老食不知味,夜不能寐。

后来,有人问起吴老:当年您在香菇栽培上已有如日中天的地位,为什么在首次大面积推广灰树花几乎失败的情况下您还敢继续推广,不怕身败名裂吗?吴老斩钉截铁地回答道:“关键的是信心,是坚持自己的信念,坚持对食用菌研究事业的热爱。灰树花小试能够成功,那大面积推广一定也能成功,既然做了,就一定要做好!我就不信邪,也不怕丢这个脸!”。

正可谓:苦心人,天不负。那年冬天,一个30多岁,在外地做生意,一个名叫彭根相的庆元黄田镇人主动找上门来,邀请吴老去他老家种灰树花。对于这个年轻人,吴老开始怀疑他是不是真心,但还是决定先去看一看,等到了彭根相的种植基地,望着大面积的大棚,以及彭根相急切的眼神,吴老心里顿时稳妥了:这下一定能干出个样子来!

1989年开春,吴老带领着食用菌研究所二十多号人,从育种、接种到出菇,连续三个多月,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;无论是在阴暗的菌房还是闷热的大棚,总有那么一个穿着朴素、理着平头、腰板挺直的中年人的身影,时而皱眉沉思,时而咧嘴傻笑;时而踱步田间,时而埋首案头;时而孤身秉烛,时而聚众骄阳。终于“有志者、事竟成”。这一年灰树花大获丰收,不仅顺利完成了5吨订单,而且帮助菇农们迅速打开了市场,帮政府挣得了大量外汇。

当如今,已是白发苍苍的食用菌研究所的老人们聚在一起,回忆当年的那个春天,言语中虽有辛酸,更多的却是成功的喜悦和百日奋战的激情;谈到吴老对自己和团队近乎苛刻的严厉,赞扬吴老的以身作则,感慨团队那年艰辛付出换来的迅速成长……

此后,吴老带领团队继续推广灰树花栽培技术,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,在他们持之以恒地努力下,灰树花品质和产量都得到了大幅提高。连日本专家看到庆元灰树花也伸出大拇指,连说:“好!好!好!”。为此,日本专家还特地带队来庆元学习考察灰树花种植技术。这是原产地向引进地学习,史无仅有,谱写了中国食用菌栽培史上的一段佳话。

灰树花基地

如今,庆元黄田镇已成为我国最大灰树花种植基地,彻底改变了庆元一“菇”独放,开创了灰树花芬芳庆元,与以香菇为代表的其它食用菌品种争奇斗艳的局面。

拨云阅史得“仙草”  造福利民续“传奇”

吴老在食用菌研究上总是眼光独到,以至于他总是快人一步。当看到灰树花大量出口日本,他好奇地思考着,是什么让日本人对灰树花如此痴迷?
为此,吴老查阅了很多文献资料,当他看到其中一篇史料时,精神为之一振:1603年,统一日本的一代枭雄德川家康,征战中不幸患疾,病入膏肓,众御医束手无策。他手下一位猎户出身的大将知道,家乡山里有一种长在树桩上的仙草吃了可以治百病。于是,他亲自快马加鞭赶回家乡,悬赏重金发动村民寻找。俗话说得好:重赏之下必有所获,黎明时终于有人找到了这种仙草,当村民得到沉甸甸的赏银时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蹈。这种仙草就是灰树花,也因此典故又被称为“舞茸”。

灰树花(舞茸)

当大将回到郡府,德川家康已是奄奄一息,这位大将立即命人服侍德川家康服下灰树花。几天后,奇迹出现了,本来已不省人事的德川家康居然清醒了过来。当知道是那株神奇的仙草——灰树花让他起死回生,立即指定灰树花为宫廷专用贡品,平民不得据为已有。从此,灰树花成为日本“宫廷国宝”。

原来如此!吴老想:这里面肯定有好东西,让日本人信奉到这种程度,并且还能治病……于是,吴老又迅速着手在灰树花深加工,如原料提取物、药用成分等方面研究起来。

吴老在一次查阅灰树花成分检测报告的资料里,欣喜地发现,灰树花中“硒”的含量特别的高。他根据多年查阅过的资料判断:有硒元素与真菌结合的灰树花应该更能抗肿瘤。于是,他又派人找到了当时浙江医科大学的中国病毒学权威——黄幸纾教授。经过多次探讨,大家都觉得灰树花抗癌是一个不错的研究方向。

1991年上半年,灰树花药用价值的重大可能性引起了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,政府决定就地办专门的微生物厂来做这项具体的研究。县里毫不迟疑地把这项艰巨的任务又交给了吴老,面对这个神圣的使命,吴老认为:一定要有一个能挑大梁的人来担此重任。于是,他首先想到韩省华,面对吴老的重托,韩省华觉得义不容辞。

“小韩,给你50万元,你一定要把这项任务给我落实好,一定要给政府,菇农一个满意的交代!”吴老吩咐到。

总共五十万元启动资金,光添置设备就花去十几万元,八个人的团队,几间厂房……这就是当时庆元县微生物厂的全部家当。在韩省华带领下,大家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灰树花提取物研究和生产的挑战中……

参考资料: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12MgtllrTL8m3PqiHjElbQ


特别声明:
1、本站所载信息均为互联网可查信息,均载明原文或者引用出处,您可以查阅原文考证;
2、本站信息仅用于学习和科普,不用于其他任何目的,请您理性阅读;
3、本站所载信息若侵犯了您的权利,劳烦您联系我们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,并感谢您的提示;
文献查阅方法教程:
1、打开本站信息,在信息下放有该信息的引用来源,点击打开;
2、在线阅读或者将该下载文献,大部分文献都是收费的请根据您的需求和能力进行下载;
3、百度搜索SCI-HUB那么您可以获得意外的下载方法;
4、文献翻译:使用“知云”文献工具您可以轻松的进行文献阅读;
5、在线英文文献:您可以使用百度翻译等翻译工具,也可以使用“copytranslator”更加便捷的在线阅读;
国内外知名医学文献库:
打开医学文献库
网站编辑:落舒
特别声明:本站之信息仅供学习参考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不作为其他任何指导依据,请理性阅读。
Copyright R 2012 ChinaMaitak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ICP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7409号-5
特别声明:本站信息仅做参考,不作为任何消费指导依据。
ICP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7409号-5

在线咨询灰树花
返回首页